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全體董事親自出席了審議本次年報的董事會會議
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本年度公司財務報告的審計意見為:標準的無保留意見。
本報告期會計師事務所變更情況:未變更。
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目前未實現盈利
□ 適用 √ 不適用
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普通股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公司經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的普通股利潤分配預案為:擬以 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總股本312,231,168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股利 1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31,223,116.80元(含稅)。本次利潤分配不進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不送紅股,剩余未分配利潤結轉以后年度分配。若在分配方案實施前,公司總股本由于可轉債轉股、股份回購、股權激勵行權、再融資新增股份上市等原因而發生變化的,公司將按照分配總額不變的原則對分配比例進行調整。
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優先股利潤分配預案
□ 適用 √ 不適用
二、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
2、報告期主要業務或產品簡介
公司聚焦于活性炭、硅酸鈉、硅膠等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的業務所屬行業為“C26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的業務所屬行業為“C制造業-26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66 專用化學產品制造”。
(一)主要產品
公司主導產品為木質活性炭,主要應用領域包括糖用、味精用、食品用、化工用、藥用、針劑、水處理、超級電容、空氣凈化、揮發性有機物(VOCs)回收利用等。公司控股子公司元禾化工生產的硅酸鈉,除將硅酸鈉供參股公司一EWS(公司與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工企業德國贏創工業集團的合資公司)用于白炭黑的生產外,其余硅酸鈉產品向EWS以外的客戶銷售,主要用于下游硅膠、白炭黑等產品的生產。2021年9月,公司通過受讓三元循環,將硅酸鈉產品向下游延伸至硅膠的生產;同時通過熱能與物料的循環、綜合利用,公司實現了活性炭、硅酸鈉、硅膠各業務的有效銜接。
(二)行業發展情況
1、全球活性炭的傳統生產大國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及荷蘭等國家,自從20世紀90年代起,北美、西歐等發達國家受原材料制約及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其活性炭產業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據市場研究機構MERKLE&SEARS發布的報告稱,2025年全球活性炭市場價值93.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8.89%,市場規模增至350萬噸。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木質活性炭生產國,但大多數是年產幾百噸到上千噸的小企業。除本公司及其他幾家較大型的木質活性炭企業外,國內絕大部分木質活性炭企業的整體生產技術水平和研發實力均遠落后于歐美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木質活性炭行業形成了以國內大廠與歐美企業為主導、眾多中、小企業共同參與的市場競爭格局。
木質活性炭行業經歷了自2012年來的大規模強制洗牌后,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序推進,以及和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活性炭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水處理、機動車、溶劑和廢氣回收以及空氣凈化用等環?;钚蕴啃枨笊仙?,市場環境逐步轉暖;近年來,國家環保政策也日趨嚴格,活性炭行業一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中小型工廠被迫關停,加快了產業資源向以公司為代表的技術水平先進的活性炭企業集中,公司的行業優勢地位日益顯著。
2、2015年公司新增的控股子公司元禾化工主營硅酸鈉的生產與銷售,生產的硅酸鈉絕大部分用于生產沉淀法白炭黑和硅膠。
我國白炭黑行業已經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白炭黑產能、產量位居世界首位。沉淀法白炭黑是白炭黑的主流產品,占白炭黑總產能的比重超過80%,其中接近70%用于生產輪胎和其他橡膠制品。隨著各國“綠色輪胎”法規、政策的推出,“綠色輪胎”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階段。沉淀法白炭黑作為“綠色輪胎”的關鍵原材料之一,也將持續受益。
元禾化工生產的硅酸鈉最大用途的供給參股子公司EWS用于沉淀法白炭黑的生產,EWS具備年產10萬噸白炭黑生產規模,也是國內白炭黑行業少數取得輪胎認證的供應商之一,將在綠色輪胎高速增長中贏得發展先機。
此外,元禾化工生產的硅酸鈉相當部分供應給全資子公司三元循環用于硅膠的生產。
3、2021年9月,公司通過受讓三元循環,將硅酸鈉產品向下游延伸至硅膠的生產。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硅膠產品的研究和工業生產,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硅膠行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行業發展,我國硅膠進入蓬勃發展時期。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硅膠行業還存在低水平同質化競爭激烈、結構性低端產能過剩、行業整體技術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等問題。因此產業資源將向具有成本、技術優勢的地區和企業集中。
公司將以建設循環產業園為抓手,創新驅動節能降耗水平的提升,以低成本、高質量的硅膠產品開拓市場,同時依托“元力”品牌效應,逐步樹立行業市場知名度。
(三)行業政策環境
1、公司主營的木質活性炭業務所處行業屬于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19)》第一類“鼓勵類”第一條“農林業”第36項“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與產品開發”、第40項“松脂林建設、林產化學品深加工”及第四十三條“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第22項“節能、節水、節材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開發、應用及設備制造”,為鼓勵類行業;同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將“以木材、伐根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生產”以及“氯化鋅法活性炭生產工藝”列為淘汰類項目,這兩類產品淘汰后,將有力推動活性炭行業整合,提高公司的市場占有率。
2、財政部、稅務總局2021年第40號《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規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對以綜合利用“三剩物、次小薪材、農作物秸稈、沙柳、玉米芯”等生產銷售的活性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90%的政策。該文件是2001年以來對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延續,體現了國家鼓勵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環?;菊呷∠?,是木質活性炭行業的長期利好。
3、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的重點工作安排。國家在安全生產及污染治理方面的不斷加強,對污染物排放標準、產品衛生安全標準的逐漸收嚴,要求具備企業排污許可、《藥品生產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等資質,一方面促進行業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方向發展,同時促進公司活性炭產品的推廣應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有利于公司競爭優勢的發揮,也將鼓勵公司規?;?、集約化、技術產品創新化發展。
4、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委陸續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及《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等文件,為活性炭行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公司將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而長期受益。
5、2014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發展壯大林產業;積極發展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強化科技支撐,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加強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實現產業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理。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推進農林廢棄物等資源化利用;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建設;加大中央投資對福建省生態建設、節能環保、水土保持、循環經濟、污水垃圾處理、水利工程、新能源、能力建設等項目的支持力度;整合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等方面中央預算內投資,開展項目統籌管理試點。這些政策措施的穩步落實,將有力促進公司對林產化工循環產業園建設的推進。
6、2016年11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更廣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建設制造強國。公司作為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木質活性炭企業,產品兼具節能環保性能、資源循環利用屬性,是良好的新型功能材料;同時公司研發能力突出,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將顯著受益于國家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
(四)行業地位
1、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從事木質活性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利用上市和再融資契機,一方面打破資金瓶頸,依托先進的連續化、清潔化、自動化生產技術擴大規模的同時,通過并購實現了原料基地的戰略布局,進一步發揮公司技術、品牌優勢,行業領軍地位日益鞏固加強;另一方面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符合公司未來發展目標和產業要求的經營體系,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公司的規模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實現快速增長。公司木質活性炭的產銷量從1999年建廠時的500噸左右的規模發展到如今的超過11萬噸的規模。公司作為國內木質活性炭行業領軍企業的地位得到不斷鞏固和加強,品牌影響力、市場號召力得到極大增強。
2、公司控股子公司元禾化工現擁有27萬噸硅酸鈉的年生產能力,位居行業前列。公司的參股公司一EWS生產白炭黑的硅酸鈉全部由元禾化工供應,EWS白炭黑產能、產量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并且,元禾化工繼續發揮技術優勢、成本控制優勢、質量穩定優勢,新增先進硅酸鈉產能,除與三元循環生產硅膠實現無縫銜接外,還積極開拓周邊白炭黑、鑄造等行業市場,推動相關產業集約化發展并拓寬利潤來源。
3、公司全資子公司三元循環現有2萬噸硅膠的年生產能力,憑借低成本、高質量的競爭優勢,逐步打開市場局面,為后續加快發展夯實基礎。
3、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1)近三年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報告期因實施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按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對期初數和上年同期數進行追溯調整。
單位:元
(2)分季度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上述財務指標或其加總數是否與公司已披露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相關財務指標存在重大差異:
2021年9月,公司對三元循環實施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公司按《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對比較報表的相關項目進行調整。
4、股本及股東情況
(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股
公司是否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
□ 適用 √ 不適用
(2)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名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表
公司報告期無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
(3)以方框圖形式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
5、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1)債券基本信息
(2)債券最新跟蹤評級及評級變化情況
2021年度,公司聘請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為本次發行的可轉債進行信用評級,公司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本次債券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該級別反映了本期債券安全性很高,違約風險很低。后續公司將繼續聘請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跟蹤評級。
(3)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萬元
三、重要事項
(一)報告期公司主要經營情況
2021年度,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和經濟形勢,公司繼續聚焦主業,對內堅定貫徹“技術創新”策略和夯實管理基礎、高效開展各項工作,對外積極開拓市場、擴大協作伙伴,持續推動公司穩步健康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0,801.42萬元,同比增長36.70%;利潤總額19,599.52萬元,同比增長28.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203.24萬元,同比增長36.65%。
1、豐富業務板塊,產業鏈條趨于完整
2021年9月,公司完成三元循環100%股權的受讓,業務范圍在活性炭、硅酸鈉的基礎上新增硅膠及清潔能源,并且各業務板塊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并實現循環運行:利用生產活性炭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生物質熱能,串聯起活性炭、硅酸鈉、硅膠的生產;同時硅酸鈉業務向下游應用延展從事硅膠生產,生產環節趨于完整。通過本次并購,公司產業延鏈、強鏈工作扎實推進,產業間協同效用得到發揮,有效降低綜合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有利于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和公司綜合實力,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2、堅持技術創新,成果持續輸出
公司長期堅持“技術創新”戰略,以自主研發為核心,實現自主可控,經多年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新產品、新工藝等新成果不斷輸出,驅動公司持續發展。報告期內,公司成功開發蜂窩炭環保用新產品,在粉狀炭、顆粒炭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活性炭產品類型;木質物理炭新工藝及裝備開發實現關鍵性突破,正在以此為基礎建設新型規?;锢硖可a線,將改變傳統物理法活性炭生產模式;新型磷酸鹽廢水回收處理工藝實現產業化應用,持續提升公司環保水平,同時有效促進降低活性炭生產的磷酸單耗。
3、產能穩步擴張,規?;б嬷鸩斤@現
報告期內,公司有序推進先進生產線的建設。首條量產的化學法柱狀炭生產線建成投產,擴大了公司顆粒狀活性炭的產品矩陣;第二條年產150噸超級電容炭生產線投入運行;開始興建年產1萬噸的磷酸法化學炭生產線,該線是公司成功開發的新型化學炭生產裝備的再次升級,將于2022年建成投產。
此外,利用積淀數十年的水玻璃高質量和低成本的工藝技術,再建成投產一條“年產8萬噸固體水玻璃”生產線,由此在爐下工業園區形成了年產16萬噸固體水玻璃的產能規模,公司水玻璃總體產能躍居行業前列,開辟的除活性炭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
公司擬計劃與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致力于推進稻殼、稻殼灰生產水玻璃、活性炭的良性發展,促進公司產能規模持續擴大。
4、優化融資結構,助力公司發展
2020年度,公司完成非共發行股票事項,籌集資金用于擴大活性炭產能及建設研發中心,公司產能得以穩步增加,高附加值產品逐步投放市場,研發實力極大增強,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報告期內,公司完成可轉換債券發行事項,資產規模進一步增長,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環保用活性炭建設項目”,助力公司顆粒狀活性炭實現規模擴張,為公司發展成為世界一流活性炭企業注入動力。
5、完善人才培養,增強發展基礎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公司通過引進與培養不斷充實人才梯隊:引入行業尖端人才為公司服務;積極與高職院校開展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擴大技工人才供應渠道。同時,以企業文化為抓手,努力打造學習型組織,有效提升員工業務素質,關注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幫助員工實現自身價值提升等多種方式激發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增強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和凝聚力。通過多措并舉,完善晉升機制,加強公司人才梯隊建設工作,為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報告期公司詳細事項請詳見公司披露的《2021年度報告》全文。
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許文顯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代碼:300174 證券簡稱:元力股份 公告編號:2022-009
債券代碼:123125 債券簡稱:元力轉債
2021年度報告摘要